《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农业农村部3月24日发布消息称,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简称《通知》)及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
2021—2023年,我国将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现对全国2323个农业县(市、区)的全覆盖;启动并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现对全国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启动并完成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现对全国所有养殖场(户)主要养殖种类的全覆盖。通过此次普查,摸清资源家底,有效收集和保护珍稀濒危资源,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作物品种历经7~9次更新换代,每一次都是从资源上先突破,种质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认为,当前,种业之争本质是科技之争,焦点是资源之争。谁占有了更多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选育品种的优势,谁就具备了种业竞争的主动权。
“没有自主的资源,就没有自主的品种。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但还不是种质资源强国。目前,许多种源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重要原因就是优异种质资源储备不足,精准鉴定挖掘不够。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源自主可控,必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当务之急是要开展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家底。”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指出。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分别于1956—1957年、1979—1983年开展了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保护了一大批资源;于1979—1983年、2006—2009年开展了两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基本掌握了除青藏高原区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畜禽遗传资源情况。
农业种质资源分布状况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气候环境变化及农业种养方式的转变,农业种质资源数量和区域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资源消失的风险加剧。因此,迫切需要组织开展新一轮普查,摸清我国农业种质资源家底和发展变化趋势,开展抢救性收集保存。
“这一轮普查,我们计划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摸清全国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主要性状等家底,明晰演变趋势,发布种质资源状况报告。”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介绍,这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技术要求最高、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普查。普查的预期成果概括起来直接体现为“321”,即发布三份报告、保护两类资源、建立一个大数据平台。
“我们将分别发布国家农作物、畜禽、水产资源状况报告,包括我国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家底,以及近几十年的消长变化,这是今后制定保护利用政策的根本依据。同时,将抢救性收集一批珍贵、稀有、濒危资源,发现鉴定评估一批特色优质高效的新资源,届时我国资源保存总量将位居世界前列,这是今后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该负责人介绍,此外,将健全国家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这是今后实现农业种质资源高效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支撑。
此次普查,我国将首次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其中,将对分布在全国的鱼、虾蟹、贝、藻、棘皮、两栖爬行等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进行普查,摸清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等情况,实现原种、地方品系、新品种和引进种全覆盖。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活体和遗传材料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活体资源纳入原良种场、保种区保护,相关遗传材料提交国家种质库保存。同时,还将建立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纳入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编写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普查报告、资源状况报告,发布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名录。(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