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荸荠枯萎病又称基腐病,农民称之为“死蔸”,是荸荠的主要病害之一,于1986年在浙江首次发现。近些年,该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荸荠秧田期为害明显比以前普遍且严重,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尤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发病严重。发病田块,一般枯死株率达2%~5%,严重田块达10%以上,个别田丘可达50%以上;中等发病田可减产20%~30%,重病田则减产80%以上甚至绝收。
1 为害症状
病原菌主要侵染茎基部,引起茎基发黑腐烂,导致地上部枯死。此病先从一丛中的少数分蘖开始发黄、枯萎,群众称为“半边枯”(这种症状秧田期较为明显),最后整丛枯死,病菌可沿着匍匐茎蔓延到下一丛。植株由老叶向新叶蔓延,由母株向分蘖株蔓延,病株也会传染给周围的健康株,因此若不及时挖除、防治,会导致附近多株发病,甚至连片为害。严重时,近根处的维管束及匍匐茎维管束亦变褐坏死,匍匐茎较正常细小,地上部叶状茎失水干枯发黄,易拔起并有一股水稻蔸沤烂的气味,因此俗称“死蔸”“整棵死”。9月气温降低,为病情盛发期,地下茎基腐烂加速,地上部分表现为失水青枯,俗称“青枯死”。荸荠催芽期(图 1)、秧田期(图 2)受害,轻则芽苗带病,重则秧苗发病死亡,导致待种植的大田荒芜;大田期(图3)分蘖分株期受害,造成基本苗数不足而影响产量;中后期球茎受害,荠肉变黄褐色至红褐色干腐,严重影响荸荠的产量和品质。
图1 催芽期发病注:茎基部发黑、软腐,叶状茎干枯、发红。
图2 秧田期发病注:左:先是“半边枯”;右:近根处的维管束变褐坏死,最后整株枯死,再通过地下匍匐茎蔓延到分株。
图3 大田期发病注:左:前期发病,周围少分株,农民俗称“死蔸”“整株死”;右:大田后期发病症状。
2 发生规律
温度是影响枯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病菌生长发育温度为 10~35℃,pH 值为 3~13;病菌生长适温范围为20~32℃,在20℃以下或32℃以上菌丝生长明显减缓;产孢最适温度25~30℃,pH值为6;孢子萌发最适温度 25℃,pH 值为 7~9,致死温度为55℃。
荸荠种球带菌和土壤带菌,成为当年的侵染源。两段育秧的催芽期为4月初至5月上旬,时间早,气温低,较少发病。秧田期为5月上中旬至7月,秧田期时间长,6月初始见发病株,若不采取措施范围会越来越大,程度会越来越严重。7月上中旬至8月初移栽大田后,有些带菌秧苗不等活棵即死亡,有些暂可活棵,但生长缓慢,逐渐死亡。病菌可从匍匐茎蔓延侵染病株外围的健株,造成陆续死苗,7~8月气温高,病害发展较慢,一直处于零星发生阶段。9月气温逐渐下降,病害发展迅速,呈暴发性,几天内即出现成片青枯死。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10月中旬后,气温进一步下降,不利于病菌生长,病害逐渐停止发展。
该病的发生除了与当年气温关系密切之外,与病原的来源、数量也密切相关。种球带菌可引起催芽期、秧田期发病,病苗带到大田则导致大田发病;往年发病重的田块,病菌残留量大,发病重。另外,该病的发生与田间管理也有一定的关系。缺钾而氮肥又跟不上的脱肥田块,荸荠抵抗力下降,发病严重;氮肥施用过量,造成荸荠生长嫩绿,降低抗病力;田间分蘖过多,植株郁闭,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光合作用差,易于该病发生。在水分管理方面,以长期深水灌溉和过度晒田影响最大,长期深水灌溉荸荠根系发育不佳,抗性降低,易于发病;过度晒田造成田间土壤开裂通气,有利于好气性病菌活动,易诱发病害。
3 防治方法
根据荸荠枯萎病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防控上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防治策略以预防为主,药剂治疗为辅。
图4 大田期正常表现注:A.大田移栽初期;B.封行期;C.成熟期;D.荸荠采收。
3.1 农业措施
①减少菌源,合理轮作 一是妥善保存种荠,选择无病田块留种、育秧和定植,减少菌源;二是轮作换茬,实行2~3 a水旱轮作;三是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施药封锁发病中心,减少二次侵染源;四是荸荠收获后,残留茎枯叶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育秧前铲除遗留在田间的球茎野生苗。
②土壤消毒 大田翻耕整田时,每667 m2先施用生石灰100 kg沤田,5~7 d后结合基施撒施敌磺钠2.5 kg/667 m2。敌磺钠又称敌克松,是一种选择性种子处理剂和土壤处理剂,对多种土传和种传病害防治效果良好。